我们都做学习的小主人

时间:2019-01-30 15:01:51 来源: 点击 :
核心提示:我们都做学习的小主人——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独立解读教材能力的方法研究阶段小结 在中心组跟着张老师学习已经有一年多的时


我们都做学习的小主人
——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独立解读教材能力的方法研究阶段小结 在中心组跟着张老师学习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, 我对每一次的中心组学习 都是满怀期待, 能够在每一次的活动中吸取知识的养分,快速的提高自己的教学 能力。2010 年 9 月,由于学校的安排,我教学一年级,第一次接触低年级的教 材,翻开来,跳在眼前的竟是拼音“ a、o、e、i、u ??” ,识字“一、二、三、 四、五??” ,这该怎么教?我不断地思索的这样的问题。当见到四十多个天真 可爱的孩子注视着讲台上的我, 眼前的每一位小天使就是一张洁白的纸,我将如 何用手中的笔为他们涂上美丽的色彩?开启崭新的一页?每当看着教材的时候 我就一直在想。现在我渐渐的有了些想法,一点心得,渴望能与大家分享,一节 课短短的四十分钟, 能够高效地利用课堂, 就要切实的运用好这样的新课堂模式: “三点、两线、四补白” ,抓住“重点、难点、切入点” , “情感线、情节线” ,教 科书是最基本的阅读教学的内容,但是要用课文教而不是去教课文。而教科书不 是唯一的不是全部的教学内容, 要引进吸纳其他的教学资源,用名著丰富教学内 容。 我们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、鲜明的个体,他们有着我们无法预测的想象力 和创造力。 引导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全过程,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和 素质在主动参与中得到培养和提高,是现代教育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追求。所谓新 课堂,我们现在倡导“三四三”教学理念:“三个特点: (1)以学定教(2)先学 后教(3)以学为主;四环节: (1)个人自主学习(2)小组合作学习(3)课堂 展示学习(4)巩固提高当堂达标;三精要: (1)学生是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(2) 学生参与的状态(3)达标效果怎样。加强自学、先学后教。入学不久就要鼓励 孩子自学。低年级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等等。以学定教,顺学而导。将孩子的 困惑放在心里,从学情出发,目中无人只有教案,那不行。要找准教学起点,要 准备教学过程当中要关注学生。教无定法,贵在得法。教学方法要得当,鼓励改 革创新: “实”教学一定要实在扎实, “活”创造灵活多样的有一定创新的方法。 《语文课程标准》中指出: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,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 者和引导者。语文教学只有重视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,让学生在朗读、体验、交 流中获得了知识,体验了成功,课堂教学才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
教育家杜威曾说过: “学习是基于真实世界(真实情感)中的体验。 ” 《语文 课程标准》提出“知识与技能、过程与方法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”三维目标,强 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,要发挥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活动过程,有所感悟,有 所领悟,从而使他们明白道理。 顺应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。 现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,教育面临着前所 未有的挑战。我们所谓的解读教材的能力,不是单单的就课文内容而言,而是要 通过有限的文本让好学生学会学习, 单单让学生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很难面向未 来的。人们要在一生中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。因而“终身教育”已 成为现代人的共识。 所以我们学校教育不但要教给学生各方面的知识,更重要的 是,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,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,为今后持续不断的发展 打下坚定的基础。也就是我们一直以来围绕“三点、四环节、三精要”中的“四 环节” ,让学生在个人自主学习、小组合作学习中巩固提高当堂达标,这是学生 从小学习知识的过程, 同样也是从小培养孩子们学习能力的过程。学生一旦学会 了学习的方法与能力,知识的获取将是无限的。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,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探究性阅读 的能力, 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, 创设有利条件, 更好地去激发他们的兴趣。 杜威说过: “教育原本就是生活的另一种呈现方式。让学生观察真实的生活、感 受真实的生活,获得真实的体验,形成真实的情感。显然语文是一门非概念思维 的学科,注重的是情感的体验、感悟。 “情感”在语文教学中有特殊的作用,它 是连接教师、文本、学生的纽带和桥梁,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“催化剂” 。 我认为新课堂的“四环节”就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,课堂上我们为孩 子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互动空间,就在那一刻,师生心灵相通,互帮互学,投 入热情、投入个性、投入整个生命,一起分享感悟和理解,形成真正的学习交互 主体;就在那一刻师生共同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;就在那一刻,师生共同参与 了课程的创造,实现了真正的交流与对话。让自主学习充盈着我们的语文课堂, 去引爆学生的情感火花,让课堂教学成为一池活水吧! 例如:郭老师执教的《荷叶圆圆》 。 一、导入: 师:黑板上画的是什么?生:圆。

师:像什么?生:碗、西瓜、地球。 师:大圆变成了什么?生:荷叶。 师:这是一张怎样的荷叶?生:大大的、圆圆的、美丽的。 读好句子:荷叶圆圆的,绿绿的。 (板题) 二、识字: 师:不仅我们喜欢荷叶,还有一些小伙伴也喜欢荷叶。读课文,圈出生字。 师: (出示挑战题)荷叶越大越难。 ① 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…… ② 小水珠说:荷叶是我的摇篮。 ③ 亮晶晶 停机坪

④ 展开透明的翅膀。 (开火车读) 三、学文: 1.指名分段朗读。师:荷叶有哪些朋友? 2.练说:用上这四个词连成一句话说说荷叶的朋友有哪些?(小水珠、小蜻 蜓、小鱼儿、小青蛙) 生 1:小水珠、小蜻蜓、小鱼儿、小青蛙是荷叶的朋友。 生 2:小水珠、小蜻蜓、小鱼儿、小青蛙都喜欢荷叶。 师:应在第三个和第四个朋友之间加个“和” 。完成填空。 () 、 () 、 ()和() 都喜欢荷叶。 生 3:小水珠、小蜻蜓、小鱼儿和小青蛙都喜欢荷叶。 师:你最喜欢哪个小伙伴?生 4:小水珠。 3.学习第二段。 ⑴指名读。 ⑵学习生字“晶” ,师:三个“日”多亮呀!你还知道什么亮晶晶? 生 1:眼睛。生 2:星星。 练说:亮晶晶的( )

⑶读文,读好“亮晶晶” 。 ⑷闭眼写“晶” ,睁开闭上就是“眨” ,眨眨眼睛,读文。 ⑸小水珠躺在荷叶上,出示躺,做动作。

⑹认识“摇篮”读好这个词。 在郭老师执教的这一课中,首先郭老师以孩子们喜欢的挑战游戏导入,荷叶 越大知识难度越大这样一来充满挑战的兴趣和郭老师在学习 “亮晶晶” 、 “摇篮” 一组词让学生表演动作, 自己体会,郭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互动空 间,就在那一刻,师生心灵相通,一起分享感悟和理解,形成真正的学习交互主 体;学生的兴趣盎然,情绪也得到了升华。 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, 在于他有发达的意识和自我意识。自主的选择生活, 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自己,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的特权,也是人的天性。首先把 学生看作是人,然后才看作是学生。也就是说,学生的学校中首先是在过一种生 活,学习是其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。每个人的生活都只能自己活,别人无法 代替。 对每个学生来说, 他自己的感受、 意志和想法是最重要的。 所以尊重生命, 就要尊重每个人自己的感受的意志,就要承认和尊重每个人的自己选择权、发展 权。 例如远方老师执教的《自己去吧》一课中: 识记汉字“吧、吗” 师:题目上的“吧”大家都会读,识记汉字“吧”你有什么好办法? 生:我知道口加巴就是吧。 师:注意这个吧是轻声,你来领大家读一读。 生领读。 …… 师:出示“吗”你是怎么记住的? 生:我也是加一加,口加马就是吗。 师:孩子们,刚才课题上的吧和这个吗有什么相同之处呢? 生:都有口字旁。 师, 口加巴就是吧, 口加马就是吗。 照这样的规律你们能不能再来看几个字, 能不能叫出他们的名字?口加牙就是……(师板书:呀)口加阿就是……(师板 书:啊)口加圭就是哇……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汉字读出了汉字的字音。 师: 孩子们像这样口字旁的很多字都用在句尾表示一定的语气,但是他们都 读轻声。这些字很有趣,认识右边就能说出它的读音。

远老师并没有以自己的经验来代替学生的学习经验,限定学生的思维,而 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,再引导学生通“加一加”的方法,用“口”加上不 同的部件变成新的语气词认识更多的语气词。 我们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多角度 去认识世界感受人生, 以平等对话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。 促进主体性发展的课堂教学,是在现代教育观念指导下,以学生为主体,通 过教师的主导性,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,促进学生主动学习,全面发展的一种教 学实践活动,它旨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,培养学生的自主性,主动 性和创造性,使他们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,学会学习,学会创造,主动 发展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。 促进主体性发展的课堂教学,是把学生看作主动发展的人,使课堂教学更加 人性化, 更加适合孩子发展需要的一种有实效的学习实践过程。我国清代教育家 王夫之曾说:"夫学以学夫所教,而学必非教,教以教人之学,而教必非学。 " 王夫之的这一教学观点充分说明了教师的教只是为了帮助学生的学, 教师所提供 的教学内容不过是学生认识的对象,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,教师的方法及 策略都是为了激发、维持、改进、与强化学生的学习过程,使学生的学习得以顺 利进行。 从近代心理学的研究角度看,人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的信息加工过 程,学生要将前人积累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认知,达到理解、保持与应用,也必 定是作为认识主体对信息主动选择、积极加工的过程,通过操作那些作为知识载 体的文字、符号等,对它们进行分析、综合、抽象、概括等一系列认知加工,使 新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的观念关联起来,生成意义,并进一步构成自己更加分化的 认知结构,变成自己的知识,而把这些知识转化成能力,还需要更加复杂的思维 加工过程。由此可见,离开学生的主体参与,学生的学习是不可能实现的。

收获与思考 通过这一年多来在中心组的学习,收获很多,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“以学 定教,先学后教,以学为主” ,我们究竟一节课到底应该“怎么教” ,在上每一课 前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,学生他想要的是什么,这节课学生不懂得是什么,然后 先让学生去学习、去思考、去发现、去探索、去解决问题,我们所要做的是教给 学生学习的方法,真正的用教材去教,引导学生学,而这一学生去发现问题、解

决问题的过程,就是学生真正学习的过程,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,这样我们的 孩子才能真正适应我们社会的需要。我们还要学会倾听,抓住时机,适时点拔引 导, 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。 给学生一个空间, 让他们自己向前走; 给学生一个空间,让他们自己去支配;给学生一个条件,让他们自己去创造;给 学生一个权力,让他们自己去选择。那时他们定会还你无数个惊喜。

我们都做学习的小主人
——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独立解读教材能力的方法研究阶段小结

双塔北路小学 李旭鑫 2011.12.


发表评论

相关新闻

网友评论(发表)
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
发表评论

内  容:
验证码: 看不清?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?点击更换验证码
 
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! 推讯中国联系QQ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推讯中国-推讯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

推讯中国 关于我们